

以前是农村包围城市, 现在是城市包围农村! 未来三到五年, 将诞生一大批暴富的农民! 农村电商 出村试点 刚刚,国家商务部与农业部联合发布了【2017】597号重大文件! 这是中央第一次将发展农村电商作为红头文件单独发布! 此前,中央首次明确提到农村电商的,是2017年2月的“中央一号文件”,但在这个文件里,“农村电商”仅仅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一个条目。 这次的文件明确提出,农村电商出村试点是大势所趋。 回想2017年初,京东被爆出关停农村电商项目,虽然京东作了否认,但是直到2017年4月,刘强东才正式宣布进军农村! 现在,看到597号文件,刘强东估计会惊出一身冷汗:幸亏当时作出了正确的决定! 为什么说现在到了农村电商出村试点的时候? 当前,阿里、京东、苏宁等电商在城市竞争惨烈,每一次市场份额的扩大都步履维艰。 而这时候的农村电商市场,还是一片诱人的蓝海! 2015年,我国农村全年网购交易额为3530亿,比上一年同比增长了96%! 2016年,我国农村全年网购交易额达到8945.4亿元,比2015年增150%! 2017年,农村全年网购交易还会创造一个新高! 农村市场真的有钱赚吗?问快手啊!估值40亿美元的快手基本是由农村带动的! 快手上的农村青年,已经和我们印象中的那一辈农民有了天壤之别:他们留着马杀鸡头型,跳街舞、穿潮流服装、用智能手机、说着网络流行语。 知道农村发展多快吗?问正在过37岁生日的深圳啊! 37年前,深圳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村,破旧、衰败。但是现在,它却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城市,没有之一! 谁说下一个中国的深圳,不会从农村产生呢? 供应链条 全面打开 近年来,国家在发展农村经济上简直是不遗余力,很残暴,不过我喜欢: 减免农业税,降低农村电费,大大释放农村的用电需求,在此基础上实现村村通路,家家联网。 以国家补贴的形式,鼓励家电下乡,美的、海尔、TCL等家电巨头纷纷在农村找到了新的增长点。 允许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,直接释放了沉睡了数千年的农村土地的活力,让农民们拥有了可以评估的有形价值。 国家在农村施行的这些政策,是中国历史上那些所谓的文景之治、贞观之治时期都不曾有过的。 这才是真正的百年大计、千年工程。 所有这些,都在为农村电商供应链条的全面打开创造条件。 总体而言,农村电商的供应链条是双向的、流动的。 一方面,城市居民经历的地沟油、毒奶粉的不快回忆急需农村的天然无公害农产品来冲刷掉。 另一方面,城市的商品也要顺利的流到农村来。 这意味着,千百年来农产品单点作战、各自为政的局面将被彻底打破,农村即将迎来一个信息共享的商品时代。 这样的商品时代,无论是政府、企业,还是个人,都不应该只是旁观。 产销衔接 做大市场 解决农村的产品供应链问题,还只是前哨战。 怎么样把产品销售出去,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,才是大问题。 一些地方的物流体系落后,一些农民的消费意识不够,这些是历史问题,但是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。 国家早就看出了这一点,并且已经有了清晰的对应思路。 比如说,以市促县,以县带乡,以乡补村。 中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,很多看懂棋局的人,都进去了。 比如说,富士康都跑到湖南、河南的城乡结合部去了,碧桂园等地产商都把商品房建到县城里了。 这些企业从一线、准一线城市转战到三四线以下的地方,就是认准了这些地方的发展前景。 同时,知名企业“下乡”后,对当地的就业、交通、生产、消费的提升作用是明显的。 所以,新农村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,电商扶持也不是言而无实。 虽然说,农村的物流、信息化、金融、标准化等的改善需要时日,但是,这也意味着农村蕴含着没有被发掘的商机。 就像马云所说的:阿里巴巴至少存在100年,在未来50~60年,随着各种基础设施的改善,未来的逆城市化的进程,农村人口将具备极大的消费潜力。 这个时代会狠狠奖励那些未雨绸缪、精心布局的人! 农村电商 百万计划 经过几年的布局和酝酿,农村已具备了发展电商经济的潜能。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,到2016年第三季度末,全国已经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点35万个,而全国行政村总数不到70万个,这意味着我国农村电商覆盖率可能已经接近或者超过50%。 所以,不光是阿里和京东这些已经垄断线上购物市场的巨无霸,很多产品和内容服务商都盯着农村这块市场,连月薪3万的文案大师们都跑到农村施展才华了: 刘强东说:未来5年内,京东将在农村建设50万个便利店! 阿里已经启动“千县万村计划 ”,农村淘宝为代表的电商企业要在未来3到5年内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。 更多的人从城市杀回农村,并且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:一个75后的中年人,放弃城市工作,返乡创业,做起电商,竟然年入千万,还获阿里10亿美元投资。 如果这样的案例还不是很多,随着更多创业者回流到农村,今后还会出现更多这样的案例。 以前,是农村包围城市;以后,是城市包围农村! 今天,你对农村爱理不理;明天,它会让你高攀不起!